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各项政策溢出效应的逐步显现,许多省市和地区都在加紧研究、复制。通过对自贸区“溢出政策”的分析研究,认为当前自贸区“政策溢出”主要体现在商事管理制度改革(企业注册登记)、市场准入改革(负面清单与告知承诺)和先行先试改革(各类金融、保税等特殊企业运营环节)等三个方面。虹桥商务区复制自贸区的改革创新成果应该先易后难,从目前相对成熟的改革措施入手,结合商务区实际,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推进。
一、主要目标
1、企业注册登记实现三表合一、工商一口式受理服务。参照自贸区方式合并三部门收件表格为单一大表,将现有窗口代收件模式提升为窗口直接受理模式,即工商、质检、税务三部门现场联合办公,由工商部门一口收件、场内流转、现场办结,争取实现2天出照,出照后由工商部门统一答复、统一发照,争创虹桥效率。
2、市场准入将前置审批转为告知承诺制。会同闵行区相关部门对前置阶段的准入许可事项逐一评估,将适合企业告知承诺方式的事项全部改为备案制,建立适合虹桥商务区实际情况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在虹桥商务区产业目录的基础上,将不适合备案制的许可事项归纳为虹桥商务区版负面清单范畴。
3、加强与金融和贸易机构合作,促进业务模式创新。结合虹桥商务区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选择金融、贸易型企业进行多方位合作,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贸易创新和金融业务创新,营造更加适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4、针对企业运营环节出台更多功能扶持政策。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专题研究自贸区在金融开放、贸易便利化等企业运营环节上的突破性政策,在国家法律政策框架下,围绕虹桥商务区开发建设理念,研究制定支持融资租赁企业兼营保理业务、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担保、中小企业融资代偿基金等一系列特殊政策。
二、具体举措
1、复制自贸区注册登记模式,实现“虹桥事虹桥办”。目前商务区已启动与闵行区政府对接工作,闵行区工商局将派驻注册人员提供现场受理、现场审核、现场发证服务。下一步要主动与市工商局沟通,扩大虹桥商务区驻点审批范围,在落实好18项行政审批事项委托管委会集中管理的同时,争取原则上虹桥商务区项目由虹桥商务区审批,落实“虹桥事,虹桥办”要求。
2、协调区属职能部门入驻,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模式。一是协调闵行区质检、税务部门派员入驻虹桥商务区,开展商事管理工作,尽快实现“三表合一”的自贸区受理模式;二是针对市场准入审批事项,会同闵行区职能部门梳理现有前置许可事项,形成虹桥商务区版企业设立负面清单,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模式。
3、建立互动工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随着区属工商等行政部门陆续入驻,人员管理及相关行政审批工作都将全面展开,要摸索一套管委会与区有关部门协商配合的行政审批和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前谋划在整个商务区86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科学高效的管委会与四个区和相关街镇的行政审批和行政管理体系。要尽快开通虹桥商务区企业服务中心与市级审批平台和闵行区政务内网,做好行政审批、政策宣传及推广推介工作。
版权所有: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 |||
单位地址:闵行区申贵路719号F栋2-3楼 | |||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7:00 |
![]() |
||
咨询电话:34733382 | |||
![]() |
![]() 联系我们 |
![]() |
|
![]() |
|||
政府网站标识码: 3101220001 |